兩個年紀一樣大的孩子,經常容易被家長們拿來比較。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家長就會指責他,越指責孩子就越加失去了學習動力,成績自然也提不上來。相反,成績優秀的孩子,肯定經常受到很多的表揚,表揚給他帶來了鼓勵,所以他才能不斷進步,變得優秀。
家長要對待孩子的時候,不能總是通過比較來斷定孩子的資質,而應該公平公正地對待孩子,尊重理解孩子,一視同仁。
所謂的「馬太效應」,就是指好的變得更好,壞的變得更壞,多的變得更多,少的變得更少的一種現象。
「馬太效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一個小嘴甜的小孩,容易得到成人的疼愛;一個長得好看的人,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好感,也容易獲得更多的機會。
「馬太效應」也經常體現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當一個孩子表現好或者成績好時,他就很容易獲得父母的關注和疼愛,將父母的表揚化為動力,不斷地努力進步。相反的,孩子表現不好或者成績差時, 父母經常否定和責備他,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就是這樣,不管怎樣也是進步不了,久而久之失去了動力,就會止步不前。
「馬太效應」在教育中的雙面性是很常見的,家長們無意中的表揚、批評形成了馬太效應,孩子之間的差距也是這樣慢慢拉開的。
1、孩子周圍的生活環境是「馬太效應」發酵的重要因素
生活環境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個孩子不管表現好壞,從未遭受過教師、家長和同學的嘲笑,而是受到平等的對待,并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得到及時的幫助,那他就能夠認真學習,積極向上,不會受到「馬太效應」
的影響。很多表現不好的孩子就是因為經常受到不公正的對待,在負能量的環境中成長,才會產生自我懷疑,從而掉進越變越差深淵。2、孩子思維的認知慣性助長了「馬太效應」
孩子最初對自己的認識是來自于外界對他的評價。當外界對他的評價是好的是肯定的,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優秀的或者能夠變得優秀;相反,當外界對他的評價是不好的是否定的,他就會陷入自我懷疑,認為自己就像別人說的那樣,從而不再追求進步。
「馬太效應」和「貼標簽」其實是異曲同工。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都會產生思維定勢。
「馬太效應」的負面影響之所以如此嚴重,就是因為自我認知一旦形成,不論是外界還是自身,都很難去改變它。「馬太效應」帶來的自我認知對于好學生來說是進步的動力,而差生卻會因這種思維的認知慣性而誤了前程。
3、孩子自身的心理素質也會影響「馬太效應」的效果
每個孩子自身的心理素質是不同的。心理素質好的孩子,即便是受到批評和責備,他也能夠從自身的優越處獲得自信,不會因為他人的評價產生負面的影響。而心理素質不好的孩子,他人的贊賞和肯定不僅沒法激勵他們,反而會給他們帶來壓力,從而產生負面的影響。
「馬太效應」會使孩子變得優秀,也會使孩子陷入自我懷疑。正確地將「馬太效應」運用到對孩子的教育中,需要父母的努力。
父母不僅要為孩子營造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還要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讓孩子勇于做自己。擁有自信心的孩子才會變得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