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個小男孩,帶來的歡樂不少,但是帶來的怨氣也不少。Wendy媽常常聽到不少媽媽都抱怨說,男孩子真是太難帶了,每天吵吵鬧鬧,調皮搗蛋的。很多媽媽都覺得很難走近孩子的內心,這男孩到底要怎麼養?
媽媽站在自己的視角,當然永遠都看不到男孩子們真正的樣子,Wendy媽提醒大家想要教好家中的小男孩,媽媽們必須要做好以下4點
01學會幫男孩處理情緒
我們在生活中會發現男孩處理情緒的能力比女孩子要更差。我們可以注意到,當媽媽生氣或者情緒不高的時候,男孩的表現往往是沒辦法接受的,他們會跟著媽媽一起情緒低落甚至表現出憤怒,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越來越憤怒。
而女孩就不同,女孩會抓抓自己的衣服或者轉頭看看窗外,總是能想到辦法讓自己不受媽媽情緒的影響。
為什麼男孩和女孩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男孩子憤怒,是因為他們沒辦法接受媽媽冷漠自己,也缺少讓自己平靜下來的能力!同齡的男孩和女孩相比情緒控制能力發展較慢!所以,作為母親更要幫助他們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
幫助男孩處理情緒, 可以用以下2個方法。
1、擁抱是治癒不良情緒的良方。千萬別以為,男孩子就是鐵石心腸,不需要更多的情感關注。其實,由於情感控制能力發展比同齡女孩落後,男孩子往往比女孩更脆弱,更需要你的關懷。特別是1歲半前,多多的給孩子擁抱,給予孩子充分的皮膚刺激,能夠改善孩子觸覺失調的狀況,增強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而更大一些的孩子,在遇到情緒問題時,你的懷抱也是他最好的港灣。「捉迷藏」和「木頭人」都是很好的遊戲,在這些遊戲中,你會發現,越小的孩子就越容易沉不住氣,很快就會露餡了,越大的孩子越能沉得住氣,這就是自控力發展的表現,自控力越好,孩子對自己脾氣的掌控就越自如。更大的孩子還可以與他們進行一些棋類的運動,不僅鍛煉自控力還開發智慧!
02做男孩的媽媽,要懂得分離
近幾年出現了一個新鮮的詞語叫做——「媽寶男」,很多年輕的女孩子聽到「媽寶男」避之唯恐不及,這類男生什麼都聽媽媽的,什麼都以媽媽為中心,在感情和生活中缺乏自己的主見,沒有分辨能力。
造成這種局面,媽媽有推卸不了的責任。
她們對孩子的照顧簡直無微不至,從今天幾點起床,吃什麼,穿什麼,今天一天的幹什麼,都替孩子選擇。
最後的結果,就是男孩太過依賴媽媽,一些媽媽太強勢,造成孩子長大特別不成熟,等孩子大了,各種問題就出來了,選修哪門課、去不去班遊、找什麼樣的工作,全都拿不定注意。
做媽媽的,再疼兒子,在合適的時間也要推著他成長,尤其是6歲之後的男孩。
正如愛默生·艾格裡奇博士中《養育男孩》寫道:不能永遠把男孩當成小娃娃,也不能永遠不讓男孩長大成人。有天當他醒來,他會成為一個男孩,而不再是一個小娃娃。另一天當他醒來,他會成為一個男子漢,而不再是一個男孩。
媽媽給兒子最好的禮物,不是護他一世周全,而是教給他獨立和責任。
因為長大後,他不僅是你的孩子,還會是丈夫,是父親。
03、當男孩的媽,要愛得更加耐心一點
我經常聽男孩的媽媽們抱怨:
養男孩比女孩子費心多了;
養女兒費錢,養兒子費媽;
女兒是冬天貼心的小棉襖,男孩就是夏天的軍大衣......
男孩身上的特質,比如淘氣、調皮,精力無限、不守規矩總是讓媽媽心累無比。
所以很多媽媽在養男孩時,要比養女孩更「暴力」,總是會不自覺地生氣,嘮叨的次數變得多了,說話的音量也更大了。
同一個的家庭裡,男孩挨揍挨駡的次數一般都比女孩要高得多。
但是,男孩並不是故意的。
男孩和女孩的不同表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們生理結構和大腦發育差異導致的。男生的生理發育晚于女孩,智力發育也稍緩,在聽、說、讀、寫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落後于女孩。
男孩身上表現出的不合作幾乎都是情有可原的,很多媽媽忽略了男孩這些特點,常常用暴脾氣傷害男孩,制止、呵斥男孩,有的孩子越嘮叨越不當回事、越打越皮,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得異常叛逆。
04少一點嘮叨
不少媽媽會發現,和女兒能好好聊天,但和男孩?想都別想。雖然媽媽的細緻關懷能讓男孩感到溫暖,但同時大部分男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弱小的、需要保護的。特別是在孩子3-4歲時,自我意識的膨脹使他們希望自己是「強大」的,不應該在母親的庇護下,所以你會發現,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推開你,母親愛嘮叨的「毛病」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因此,母親應該知道適當的不說那麼多話。
下麵這2個和男孩溝通的建議,給媽媽們參考
1、想關心孩子就問一些具體的。男孩們都喜歡得到簡單而直接的答案,不少媽媽都有個這樣的體驗,當你問孩子「你今天在學校過的怎麼樣?」男孩通常就回:「還行」。這樣的對話真的沒什麼意義,也算不上什麼有效溝通,因為你問的問題全天下的男孩都不知道怎麼回答,甚至連爸爸也一樣。
男孩們比較喜歡回答一些有具體答案的問題,而不善於回答感受類的問題。此時,我們就可以問:「今天在學校經歷最好的事情是什麼?」「今天打球進了幾個?」這種問題男孩子們會很樂意回答你。
2.千萬不要打擾一個男孩。男孩子們能靜下來非常不容易,當他們非常專注做一件事的時候,千萬不要去打擾他,這樣不利於他專注力的養成。更不要去呵斥他,企圖引起他的注意,會讓孩子產生排斥心理。
如果真的非常著急,走過去,蹲下來,抓住他的手、看著他的眼睛和他說,調動起他的視知覺、觸覺和聽知覺,這樣他才真的會覺得你說的事夠重要,才會把注意力轉移到你這邊。
Wendy媽有話說:
再調皮的男孩,也渴望被爸爸媽媽溫柔以待。
當男孩的媽,一定要愛得更加耐心一點。
如果他精力旺盛、坐不住,就多帶他們去戶外去走走、跑跑,釋放精力;
如果他調皮搗蛋,請提前立好規矩,原則內就放手讓他鬧去;
如果他總是像沒事人一樣聽不見你的話,走過去,蹲下來,看著孩子的眼睛認真地說一遍......
前幾年對男孩多花點時間和耐心,後面的教育就會輕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