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網路上看到一個視訊,內容講述的是一名男子在田間抓魚,突然發現自己腳下踩著一條蛇,男子動也不是,不動也不是,只好拍下視訊尋求説明。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辦?
還好這是一條灰鼠蛇,屬于無毒蛇。如果在戶外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想要人和蛇都無事的情況下離開,方法其實很簡單,首先看看周圍有沒有木棍,如果找到了木棍,那麼就用木棍將頭部控制住,待到人和蛇都遠離時,立馬逃走。
如果周圍並沒有木棍等物品,那就可以從周圍尋找一些較長的物體,在蛇的另一邊不停地揮動,以此來吸引蛇的注意力,此時在極為緩慢的移動開自己的腳,當兩者分離時,迅速逃走。
請勿模仿
有人說直接將蛇解決掉不就好了,人和蛇距離這麼近容易影響到自己,而且蛇感到威脅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反抗,要是遇到毒蛇這麼做得不償失,即使是無毒的蛇類被咬之後也不好受,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之所以在蛇的面前揮舞物體吸引蛇的注意力,是因為蛇類的動態視力相對于靜態視力更加的強大,一般的蛇類會更加的注意周圍正在活動的物體,這樣的視力更加方便蛇類進行捕食。
有人說蛇類是近視眼只能看得非常近距離內的物體,有人說蛇類能夠看到非常遠的距離,甚至還會追人,那麼蛇類的視力是怎樣的呢?
總體來說,蛇類的視力都是比較差的存在,畢竟蛇類的移動方式是貼著地面進行爬行,有句老話說得好「站得高,看得遠」,鷹的視力就極其的好,因為它必須要在高空之上看清地面上的情況進行捕食,而蛇類這種貼近地面移動的生物,站得不高,自然也看不到更遠,慢慢的蛇類的視力就退化,到如今蛇類的可視范圍在1米以內,甚至有些視力更加的弱。
由于捕食的需要,蛇類進化出了優秀的動態視力,只要周圍一有風吹草動就能夠立馬發現周圍環境當中獵物的身影,從而對獵物發動萬無一失的進攻。
如果僅靠這樣的視力,那麼蛇類就會成為自然界當中的「弱旅」,這樣還怎麼捕食,怎麼成為令人看到就會害怕的蛇類呢?
蛇類除了視力之外,最靈敏的器官要屬它的嗅覺能力了,畢竟這樣的視力只能夠算做弱點。
蛇的嗅覺並不像人類一樣靠鼻子,而是靠它的舌頭。
蛇類之所以會時不時地吐信子,這是因為蛇能夠通過舌頭進行收集空氣當中的氣味分子,當舌頭收回口腔之後,這些氣味分子會被傳送到蛇頭部前端的犁鼻器當中,從而在蛇類的腦袋當中形成3D的氣味圖像,蛇類就能夠通過這些氣味分子進行追捕獵物,以及避開危險的威脅者。
當然一些進化更為高端的蛇類還擁有熱側位器,不過這樣的熱側位器一般在毒蛇的身上出現。
這個熱側位器可是個高級玩意兒,具有熱成像功能,能夠感應周圍活物的熱量,從而更加準確地捕獲獵物。
蛇雖然沒有「耳朵」但是也同樣擁有聽覺能力,不過它的聽覺能力卻與我們的不同。
蛇類沒有外耳,但是在頭部當中擁有內耳,蛇類能夠通過內耳來感受地面上的震動情況,從而進行判斷周圍的環境,這就是為什麼有打草驚蛇以及蛇類在周圍感受到人類就會逃之夭夭。
畢竟在蛇類的眼中,人類是一種危險的生物,體型龐大,力量強大,稍有不慎被人類踩到可能就離開蛇世了。
告訴你們一個冷知識,印度的驅蛇人就是借用了蛇類的動態視覺以及眼鏡蛇遇到威脅會直立起身體的習性,表面上在吹奏樂器引蛇跳舞,實際上是運用樂器在眼鏡蛇的面前不斷的舞動,令眼鏡蛇感到威脅,從而隨著樂器的舞動也跟著舞動身體。
若是在野外遇到了蛇類,不要驚慌可以使用打草驚蛇來嚇退蛇類,如果遇到了呆在原地的蛇類,請緩慢的撤退,一般這樣慵懶的蛇類都是毒蛇。
撤退時也要注意腳下,以免再遇到另一條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