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耗時75年研究發現:長大有出息的孩子,大多來自三類家庭
2023/03/23

孩子小的時候聰明,小的時候聽話,長大就一定有出息嗎?

不一定,有出息的孩子代表著他對自身的生活是很滿意的,他的幸福感很強!

哈佛大學在1938年開始,選擇了268名哈佛畢業生和456名在波士頓貧困地區長大的男性,每兩年會進行問卷調查,還會根據醫生提供的信息和個人采訪者進行評估。

發現那些對自己的生活滿意度非常高的人,是因為他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所以他的身體健康活得更久,而且內心的幸福感會更強!

這項研究表明:三類家庭出來的孩子,長大更有出息

第1類:父母關系融洽

父母的關系就是孩子成長的土壤,父母關系融洽,這個土壤就能肥沃,給孩子很多愛的滋養,能讓孩子沐浴在愛之下,能讓他內心更平靜,這樣的孩子成年以后就會變成一個

暖男,能夠給別人更多的愛!

在《奇葩說》里面傅首爾說:當一個孩子手中有100顆糖,他怎麼會介意分享,但孩子手里只有兩顆糖,你又憑什麼要求他大方!

一個孩子在小的時候能得到父母足夠的愛,那麼他心中就有滿滿的愛,他就更愿意幫助別人,更愿意用愛溫暖別人。

這樣的孩子也能得到更多的朋友,在他失落的時候也能有更多朋友的關心,這樣的孩子成年之后也能會更幸福,而且他想要做什麼事情也能得到更多的幫助,所以這樣的孩子更有出息。

第2類:父母人際關系好的家庭

父母跟鄰居的人際關系好,那麼孩子就有更多的機會跟鄰居家的孩子一起玩,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是在不斷地進行人際交往中學習來的。

所以孩子平時多進行交際就能讓他的交際能力更強一些。

而父母不僅跟鄰居關系好,可能還會經常帶孩子去走親訪友,讓孩子接觸不同的人群,了解不同的人群。

這樣才能讓孩子更知道跟不同的人要怎麼相處,這樣的孩子成年后也能擁有更良好的人際關系,而孩子的人際關系好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幫助,要想在事業上有成就也更容易。

第3類:陪伴孩子成長的家庭

現在有個名詞叫做「留守兒童」,就是父母出去外面打工或者出去外面工作,就把孩子放在老家跟老人在一起。

這樣的孩子物質上似乎沒有太多的匱乏,但是精神上是非常容易匱乏的。

因為孩子跟爺爺奶奶的交流其實是相對比較困難,再加上孩子沒有父母在身邊,內心里面會比較缺乏安全感。

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陪伴成長,很容易導致孩子有不配得感

他覺得連我的父母都不愛我,連我的父母都不想要我,我肯定是一個不受別人喜歡的人,我肯定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這樣的孩子內心很自卑,那麼他在成年后,在人際交往中也容易畏畏縮縮,這樣的人也很難受到別人的歡迎,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后想要出息也是非常的困難。

而小的時候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那麼就能讓孩子知道,自己是一個值得愛的人,他內心也會更陽光也會更自信,這樣的孩子也更容易受到別人的歡迎。

所以作為父母想要孩子成年之后有出息,那麼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陪伴,一定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一定要多帶孩子出去交流,這樣才能讓孩子人際交往能力更強。

到他成年之后,失戀的時候,事業失敗的時候,或者學業受挫的時候,他身邊能有好朋友陪伴他一起度過,讓他能順利地度過難關。

在他事業需要幫助的時候,也能有個朋友幫助他,這樣的人成年之后才更有出息。

48歲女神徐若瑄9年婚姻夢碎!懷孕歷經「地獄模式」,高齡保胎臥床5月強忍「300針痛苦」,失婚後強勢回歸影壇,喊話:不做「豪門裝飾品」!
2024/01/03
爸爸每天對孩子「說這4句話」,孩子更自信、努力,別小看語言的力量
2023/09/16
成年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3個特徵」,希望你家一個都沒有
2023/09/16
「條件允許,千萬一定別讓外婆帶娃」,寶媽的3個理由,令人落淚
2023/08/31
孩子變好,從父母戒掉這10種說話語氣開始
2023/07/19
家庭教育最忌諱的事:爸爸缺位,媽媽全方位
2023/07/19
做大格局的媽媽:三不說,三不幫,三不慣
2023/07/19
12歲之前,養兒必養「三氣」,養女必練「三力」
2023/07/19
父母在不知不覺中,很容易把孩子帶壞的10件小事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