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行為就像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了父母的影子,即使孩子接受了老師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受到父母的影響,更多的時候孩子只認為父母的做法才是正確的,父母的行為不受文化的影響,更多的時候體現的是做人的道理。
不然怎麼會有奶奶對4歲的孫子說:叔叔阿姨們上班太累了,我們還有一站就到了,我們站一會兒,讓他們好好休息,沒想到這個世界上還有這麼體諒人的奶奶,讓我們這群年輕人情何以堪。
同一節車廂兩種不同的畫面:一個有教養的家庭,走到哪里都是風景。
最近捷運上同一節車廂出現了兩個家庭兩種不同的做法,一對夫婦帶著兩個孩子坐了一排座位,明明可以容納六個人的座位,就這樣被他們一家四口給坐滿了。
好在捷運上人也不多,過了幾站之后兩個孩子開始犯困,其中的一個小女孩沒有脫鞋子直接躺在了凳子上,隨后旁邊的男孩子也躺在了座位上,兩旁的家長也開始打盹。
後來上來了一對年輕夫妻用小推車推進來一個寶寶,妻子背了一個厚重的雙肩背包,丈夫把推車盡量往角落里推,不想因為推車擋住了乘客的過道。
爸爸擔心孩子坐捷運不舒服,嘗試去逗逗他,沒想到孩子用手做出了一個「噓」的手勢,爸爸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趕緊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捷運上很多人都看到了,他們不會當面說,很多人會把這些畫面拍下來放到網上,讓大家來評價。
或者這件事直接成為了和朋友談論的話題。細節見教養,或許就體現在這些方面,從生活中的小事培養、感染孩子。
家長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