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孩子能不能光腳?「寒從腳起」誤導了多少人,影響孩子發育
2023/04/06

一到夏天,就特別喜歡光腳跑。老人覺得光腳在地上跑,太涼了!

他們總擔心孩子「寒從腳起」,以后寒氣入腳,會腳疼。于是家里日常就變成了:老人一直在企圖幫孩子穿襪子,但熊娃堅決拒絕。

記得優米8個月大時,有次傍晚推她出去散步,碰到一個大爺喊:為啥不給孩子穿個襪子?小年輕帶娃就是不靠譜!

發現沒,如果你敢讓寶寶光腳跑,或者在家開空調還不給娃穿襪子,不止你媽、你婆婆會看不下去,就連隔壁大爺都要說你。

老人潛意識里認為,光腳會讓孩子「受寒」,讓孩子生病,必須注重小腳丫的保暖。但當媽的都知道,小朋友特別喜歡扯襪子,前一秒剛穿上,后一秒就扯下來了。很顯然,他們感覺光著腳更舒服!

夏天到底能不能光腳?

老人的意識里,小腳丫只有熱乎乎才放心,但光著的小腳丫往往都是涼涼的,所以很多老人會盯著給孩子穿襪子。

但你知道嗎?孩子的腳丫偏涼其實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孩子心臟泵血功能沒有那麼強,導致手和腳這些末梢部位血液循環偏弱,溫度自然會低一些。

測量孩子的溫度是否適宜,不建議通過手、腳等末梢部位,而是需要觸摸孩子后脖窩,后背、前胸這些部位。后背溫熱無汗,手腳微涼才是正常狀態。相反,孩子如果手腳發熱,反而是穿多了的表現。

而與孩子生理性手腳發涼不同,老年人手腳涼,則是因為新陳代謝速度較慢,機體產生熱量減少,相比而言他們的確需要保溫。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炎熱的夏天老人也總穿著襪子,這樣會讓他們感覺更舒適。

人的手腳本身的功能就是散熱的器官,夏天如果一味強調手腳溫度,捂到手腳熱乎乎的,孩子會變得非常不舒服。甚至有些不耐受的孩子,還很容易被捂出痱子!

孩子的新陳代謝本就比老人快,他們更怕捂,而不是冷。所以,建議各位老人不要用自己的體感,去判斷孩子會不會冷。

其實,夏天光腳對孩子的發育是非常有好處的

腦科學研究發現,孩子光腳走路的時候,可以增強神經末梢的敏感度,把信號迅速傳入內臟器官和大腦皮質,調節自主神經和內分泌系統,促進大腦、感官發育。所以如果可以,夏天就讓孩子光腳跑吧!

百年鞋廠建議:0-10歲不穿鞋

我們的潛意識里,鞋能保護腳部不受傷,但看到過一篇文章,作者提到自己和日本著名鞋廠朝日(ASAHI)的設計師們開會時,對方提到:0-10歲的孩子,足弓還沒有形成,走路時最好的選擇是光腳,鞋子最多是保暖和避免孩子的腳受傷害時用。

要知道朝日(ASAHI)在可是百年鞋廠,這個結論是對方的設計師們,花了十年時間跟蹤一批從一歲到十歲孩子,觀察他們的腳步足弓發育,以及孩子們選不同的鞋和用腳習慣后得出的。

設計師們還發現:最健康的腳底形成,需要保證腳底板能與地面有充分的接觸,還能不斷做出抓地動作。只有在走路時,足部反復抓握,才能保證前腳掌和足弓的健康發育。

孩子足弓形成的最佳時間是0-10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沒有充分的腳底形成外部條件,就很容易變成拇指外翻、扁平足等足部缺陷。所以,想讓孩子腳部發育更健康,建議盡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光腳的時間。

其實不僅日本百年鞋廠,美國醫生也建議要時不時讓孩子光腳在草地、地毯、木地板等不同材質的地面上走路。不同軟硬,不同質地,不同溫度的觸碰,會促進孩子感覺系統發育

在國外,「赤腳」已成為一門正式課程。有的幼兒園,會專門將院內的水泥地撬開,換上沙土、草坪、水池,以便讓孩子們赤腳玩耍,不僅滿足孩子的好奇,更是一種鍛煉。

國外有研究發現,赤腳走路可以釋放人體積存過多的靜電。他們發現,人們穿上鞋子迫使人體與大地隔離,導致人體內積聚的靜電無法釋放,破壞了人體電能的平衡。所以國外有很多以「赤腳」為主題的農場、公園。

在這里不僅小孩子光著腳丫子亂跑,成年人也同樣可以參與其中。這里不光有土路,還有各種覆蓋感官體驗不同的材料,包括木頭,石頭,樹皮,草皮、泥漿等。不同的雙腳感觸,不但能增強足底肌肉和韌帶的力量,還能提高踝關節的柔韌性。

這種親子互動還是非常有趣的,雖然國內這種主題的公園很少,但和孩子一起赤腳,我們還是可以做到的。

那麼,什麼條件下需要穿襪子?

身邊也有人抬杠,你說光腳這麼好,大家都回歸自然得了,還買啥鞋?其實我們建議光腳并非一定要孩子赤腳,而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如果有以下情況,建議孩子一定要穿襪子、鞋子。

①周圍環境硌腳、臟。孩子的皮膚嬌嫩,鞋子、襪子最大的作用就是保護孩子的腳不受傷。比如:夏天戶外地板在陽光直射下,很容易過熱,造成燙傷。這時就一定要給孩子穿好鞋子、或襪子。

②孩子早產或生病造成體溫調節異常時,需要根據孩子的體感決定是否要穿襪子。

③根據孩子的習慣決定。有些孩子從小體溫調節不成熟,或因家人長期穿得較多養成了習慣。這些孩子不建議一下子背心短褲光腳,最好能給孩子一點適應過程。

最后想說,夏天光腳沒那麼可怕,各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真的不必驚慌,讓孩子多「接接地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48歲女神徐若瑄9年婚姻夢碎!懷孕歷經「地獄模式」,高齡保胎臥床5月強忍「300針痛苦」,失婚後強勢回歸影壇,喊話:不做「豪門裝飾品」!
2024/01/03
爸爸每天對孩子「說這4句話」,孩子更自信、努力,別小看語言的力量
2023/09/16
成年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3個特徵」,希望你家一個都沒有
2023/09/16
「條件允許,千萬一定別讓外婆帶娃」,寶媽的3個理由,令人落淚
2023/08/31
孩子變好,從父母戒掉這10種說話語氣開始
2023/07/19
家庭教育最忌諱的事:爸爸缺位,媽媽全方位
2023/07/19
做大格局的媽媽:三不說,三不幫,三不慣
2023/07/19
12歲之前,養兒必養「三氣」,養女必練「三力」
2023/07/19
父母在不知不覺中,很容易把孩子帶壞的10件小事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