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布斯公布的2023年香港富豪榜上,劉鑾雄以132億美元的資產排在第8位,雖然已經跌出了前三,不過他依然是香港十大富豪之一,并且劉鑾雄實際的資產應該遠比福布斯公布的132億美元要多。劉鑾雄的資產很多,在他眾多的資產中,重中之重的是市值200億的銅鑼灣皇室堡及皇室大廈,可以形容這就是劉鑾雄眾多物業中的核心,所以這個物業的產權變化一直令外界格外關注。而關于皇室堡及皇室大廈,自2016年劉鑾雄私有化之后,從2019年開始產權人就一直不斷變化,四年間發生了三次改動,一度是由甘比、劉鳴煒,甘比以信托形式代子女持有,變成了如今甘比與劉鳴煒已經不再是持有人,甘比的子女才是持有人。
之所以會形容銅鑼灣皇室堡及皇室大廈是劉鑾雄眾多物業中最重要的一個,不只是因為市值高,更因為他的核心產業華人置業也是在皇室大廈辦公,而且由華人置業舉辦的多個活動都是安排在皇室堡進行,再加上劉鑾雄的活動范圍幾乎都在皇室堡及皇室大廈,所以這個物業很知名。
皇室大廈在2016年的時候完成了私有化的進程,原本由華人置業所擁有,轉變為劉鑾雄私人持有——2015年華人置業發通告聲稱要將此物業售出,由劉鑾雄的「劉鑾雄唯一實益擁有」離岸公司持有,2016年以108億成交。
有人就好奇,華人置業是劉鑾雄的,皇室堡及皇室大廈也是劉鑾雄的,怎麼還會分得那麼清楚。事實上,還是有區別的。華人置業是劉鑾雄的,這個說法沒錯,但也不全對,劉鑾雄不過是華人置業的最大股東,并不是私人持有,2021年的時候劉鑾雄曾經打算將華人置業私有化,不過失敗收場,所以至今維持現狀。而皇室大廈在2016年被劉鑾雄私有化成功后,就是劉鑾雄名下的產業。如今皇室大廈與華人置業的關系就是租戶與租客的關系,華人置業在皇室大廈辦公,需要向劉鑾雄租借,每一次續約,皇室大廈都會發布公告,同時公開大廈的產權人,外界才會知悉產權人的變化。
2016年劉鑾雄私人持有皇室大廈之后,至今已經7年,這7年來皇室大廈的產權發生過三次變動,這種變動是隨著劉鑾雄私人生活的改變而改變。2016年劉鑾雄私有化成功之后經歷了與甘比結婚,再到逐步分產的過程,2018年著手分產之后皇室大廈的產權就發生了自私有化后的第一次改變。2019年甘比及其一子一女以及劉鑾雄的長子劉鳴煒是分產的主要受益人,所以皇室大廈由甘比及其子女、劉鳴煒以及劉鑾雄家族信托一同持有。一年后產權就發生了改變,劉鑾雄家族信托不再是產權持有者,維持甘比及其子女、劉鳴煒共同持有。
2022年3月的時候,皇室大廈的產權人再次發生了變動,這一次劉鳴煒也退出了產權方。劉鳴煒的退出與他在2020年將華人置業的股權賣給甘比的子女有一定的關系,很顯然劉鳴煒根本就不眷戀劉鑾雄的產業,所以撇得一干二凈也是遲早的事情,這個一點都不意外。就在眾人以為甘比及其子女成為終極贏家的時候,皇室大廈的股權又一次發生了改變,這一次連甘比本人也不再是皇室大廈的產權方,整個皇室大廈完全歸屬甘比的子女所持有,而甘比只是以信托人的身份代子女持有,這個持有關系一直維持到今天,說到底,劉鑾雄所有的資產最終的歸屬還是甘比的子女。
甘比雖然不再是皇室大廈的產權持有人,但是其實她持有與否已經沒有太大的關系,她的子女持有與她持有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區別。
甘比就算不再是皇室大廈的持有人,她名下還有尖沙咀的The One,東半山肇輝壹12號,南區深水灣3號,渣甸山高士美道5號等等物業,個人持有的物業市值依然在百億以上。何況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甘比的子女持有就等同于甘比持有,甘比名下的物業最終的歸屬也還是她的子女。
劉鑾雄之所以不斷變更皇室大廈的股權,有商業上的考量,也有私人的考慮。他首當其沖將劉鑾雄家族信托除名,就是為了防止有人借家族信托大搞小動作。劉鑾雄家族信托的受益人包含他的所有子女,與呂麗君所生的一對子女也在其中,當年他為了防止呂麗君謀財,不惜將兩個孩子踢出了家族信托,後來他為了保障這兩個孩子應有的權益,又將他們納入家庭信托的名單中,不過他對呂麗君依然小心防范,所以他對家族信托的處理一直小心翼翼,并且在2018年著手分產,就是不希望有人利用子女來爭產,也是用心良苦。
PS:圖片均來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