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這5種方法可以補救
2023/04/28

經常遭遇父母對自己大喊大叫的孩子,其實只是表面上服了,但是具心理學家調查,大多數孩子心里其實是并不服氣的。只是他們不說出自己心里的委屈而已,但他們不說卻并不代表他們對父母沒有意見。

據調查:經常被父母大喊大叫的孩子,其實只是表面服了,但是他們的內心會想辦法抗拒父母,并疏遠父母的。這也會讓孩子在父母面前選擇沉默寡言,懶得和他們溝通等情況。

其實站在媽媽的角度來說,對孩子大吼大叫不是自己的本意,甚至可以說,是「被逼的」,因為孩子「不聽話、任性、總是叫不聽」。

媽媽無計可施之下,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大吼大叫,可知這個效果并不是我們想要的。會讓孩子變的內向膽小,做事情瞻前顧后等

具體要怎麼做呢?

1、 溝通

既然問題主要來自于溝通,媽媽和孩子就需要提升溝通。

和內向的孩子溝通時,爸爸媽媽必須給予足夠的愛、尊重、理解和耐心,而且要小心翼翼,以免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不愿意再打開心門。經常溝通可以讓孩子說出自己發自內心的話,讓孩子學會樂觀積極地應對一切。

2、多商量、少命令

父母跟孩子說話總是一副命令的語氣,表面一片祥和,但其實孩子心里不會服氣的。有時還會做出過分的事,到時候父母后悔就來不及了。

其實父母可以換一個跟孩子的溝通方法,就會取得一想不到的結果。例如可以和孩子說:能幫我把衣服遞過來嗎?謝謝等商量的語氣。這樣孩子也會變得心情愉快,聽話起來。

3、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家長都應該鼓勵孩子表達他此時此刻的心理和想法。例如,教會孩子說,「我有點不高興,因為我本來想和艾倫去玩的」,當孩子表達出來的時候,他就沒有那麼「不高興」了,進而家長和他進一步討論,就能較快地引導孩子參與家庭活動了。

表達情緒,是將來人際溝通的一個常用技巧。幫助他人理解自己的想法,更好的和人接觸。為了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父母應該教會孩子說:「我有點不高興了」,當他鞭打出來也許心里就舒坦了很多。當自己的情緒與感受被大家知道,就會有大大的緩解。 情緒好了,就會很容易取得孩子的配合。

5、允許孩子說不

當孩子的不愿意分享時,家長們不要強迫孩子去分享。允許孩子說不,是對他的一種平等與尊重,是認可他有自己的觀念和想法。無論是玩具、食物還是書籍,孩子有權利自己來支配自己的東西。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建議,但是不要干預他的決定。

說了這麼多,最重要的還是尊重這個孩子,他是一個獨立的人,他可以有情緒,有自己想法,有消極的時候。當你愿意接受這一點,他就會在你的接納中,逐步恢復到自我正常發長的狀態。

當然,這個需要時間,也需要你的耐心。

48歲女神徐若瑄9年婚姻夢碎!懷孕歷經「地獄模式」,高齡保胎臥床5月強忍「300針痛苦」,失婚後強勢回歸影壇,喊話:不做「豪門裝飾品」!
2024/01/03
爸爸每天對孩子「說這4句話」,孩子更自信、努力,別小看語言的力量
2023/09/16
成年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3個特徵」,希望你家一個都沒有
2023/09/16
「條件允許,千萬一定別讓外婆帶娃」,寶媽的3個理由,令人落淚
2023/08/31
孩子變好,從父母戒掉這10種說話語氣開始
2023/07/19
家庭教育最忌諱的事:爸爸缺位,媽媽全方位
2023/07/19
做大格局的媽媽:三不說,三不幫,三不慣
2023/07/19
12歲之前,養兒必養「三氣」,養女必練「三力」
2023/07/19
父母在不知不覺中,很容易把孩子帶壞的10件小事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