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到一比較要強的寶媽,因為內心堅信,在孩子該獨立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獨立,舍得讓孩子獨立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聽專家說,孩子到了3歲就應該分開睡了,應該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了,所以這位媽媽不甘落后,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孩子剛差不多3歲的時候,就開始實施分開睡覺。
分開前,這位媽媽也和孩子做了溝通,給孩子加油打氣,孩子最終也同意了,于是各自到自己屋開始睡覺。
但是小家伙一會兒跑過來說自己的毛絨玩具忘拿了要來拿一下,拿完之后,媽媽剛躺下,又跑過來說自己背上癢需要撓一下,撓完一會兒又說自己屋里好像有蟲子,一直反復折騰跑來跑去,根本不愿意乖乖去睡覺。
夫妻倆當然知道孩子的小心思,但是夫妻兩人很堅持,跟孩子說不管怎麼樣,今天必須開始自己一個人睡覺。
孩子看父母態度堅決,只好作罷不再折騰,無奈的走出房間。
看孩子不再往房間里跑,夫妻倆終于感到計劃得逞,可以安安穩穩的睡個好覺,沒有孩子在床上翻來翻去,倆人睡的更香了。
第二天一早,這位媽媽起床準備去看孩子睡的怎麼樣,沒想到,一打開房間門,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孩子抱著自己的毛絨小熊,身體蜷縮成一團,睡在夫妻房間門口的地面上。
夫妻倆看到這一幕,眼淚嘩嘩的流,沒想到在孩子心里,能離父母近一點就是他最大的渴望和安慰。
經過此事,夫妻倆也開始認真考慮,這樣卡著固定的年齡和時間點,強制和孩子分房睡,到底妥不妥當呢?
很多父母深知孩子長大分房獨立睡覺的重要性,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性別意識,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等,于是把分開睡的計劃早早提上日程,恐怕分開晚了對孩子有影響。
孩子到了適當的階段,和父母分開睡當然是必要的,但也并不是越早越好,太早的話反而適得其反。
如今很多父母漸漸都比較重視孩子各方面的教育和培養,期望孩子在各方面都有全方位的發展,從小依偎在媽媽身邊安睡的小寶寶,分開睡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件大事,說明孩子從此更加獨立了。
但是如果孩子還沒準備好,條件還不成熟,過早分開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反而不利。
●影響安全感的建立
安全感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東西,就連我們有些成年人還整天喊著沒有安全感,更何況一個心理和認知能力都未發育完善的孩子。
生命的前幾年是安全感發展的關鍵時期,小的時候,父母就是孩子的全世界,安全感來源于父母的精心陪伴和關愛,以及親子間依戀關系的建立 。
成年后內心缺乏的安全感,往往是因為兒時就沒有被好好建立起來。
孩子所需要的安全感,無非就是在自己想要抱抱時,媽媽的懷抱就在身邊。孩子無助害怕時,媽媽隨時在身邊寬慰安撫。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需要,媽媽就在,每次都能從媽媽這里重新獲得勇氣和力量,這就是安全感。
過早和孩子分開睡,一方面是孩子可能并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獨自面對獨立的睡眠空間,內心充滿無助和恐懼。一方面孩子可能并不理解父母的本意,會猜想媽媽是不是沒那麼愛他了,會感到不解和焦慮。
這些都會影響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影響親子關系
受西方國家所謂先進觀念的影響,從嬰兒時期就開始著急孩子的獨立性,比如我們所熟知的當孩子哭的時候應該抱起來,還是放任不理,對此,西方國家認同「哭聲免疫法」,讓孩子自行平復,哭到不哭為止,認為這樣有利于孩子獨立。
最后孩子不哭了,但并不是獨立了,而是因為無人回應,對親人淡漠失望了。
與孩子分開睡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孩子還做不到分開睡,孩子也表達了這種心情,如果父母執意如此,不顧孩子內心的渴求,孩子勢必感到父母不理解自己,不能體會自己的感受。
特別是父母白天上班,晚上好不容易有和孩子共處的時光,卻放任孩子帶著恐懼的心情自己入眠,如此一來,定會影響孩子與媽媽的親子關系發展。
●影響睡眠質量
孩子如果對單獨的睡眠環境不適應,心里緊張不安,又不能像以前一樣伸手就摸到媽媽的臉找到安慰,甚至夜里會做夢或驚醒,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沒辦法踏實的進入睡眠狀態。
這樣的話,本來分開睡是希望孩子能有個好的睡眠習慣,在孩子心里并沒真正適應和接受的情況下,反而睡不好。
那麼,有沒有一個分開睡的最佳時間呢,既有利于孩子獨立,又不至于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其實分房睡這件事并沒有一個確切的固定的時間點,因為每個孩子并不是車間流水線上的產品,到什麼時間什麼節點該進入哪道程序,可以全部一刀切。
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生長環境不一樣,接受到的教育和觀念不一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發展軌跡。
所以我們不能單純的說哪個孩子三歲分開就早了,或者哪個孩子8歲分開就晚了,應該視孩子的個人接受情況而定。
如果父母準備和孩子分房睡,最好有點計劃,做點鋪墊,給孩子做好心里建設,循序漸進,能讓孩子自然而然的接受,這樣才不會給孩子造成心里負擔,家長也才放心。
● 引導
家長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讀有關分離的繪本,通過里面的故事和畫面,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到一定年齡是應該和爸爸媽媽分開的,并且分開后爸爸媽媽依然是愛他的。
還要通過性別意識層面,讓孩子知道,長大了就應該有自己的隱私了,要分性別了,不能再和不同性別的父母一起睡了。
還可以舉例子,比如和孩子同齡的親戚家的小朋友,或者身邊朋友家的孩子,已經自己一個房間睡了,孩子都有不甘落后的比較心理,自然也能接受分開睡了。
●參與
給孩子布置房間的時候,讓孩子充分參與 。帶孩子去挑選自己的床、衣柜和書架,買孩子喜歡的床單,按孩子的想法裝飾自己的房間等。
讓孩子知道這個房間就是自己的,也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布置的,孩子有了這種參與感,就會更加樂于甚至急于享受這種成果。
有的父母直接給孩子準備好所有東西,房間里沒有一樣東西是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與讓孩子參與相比,就少了一種推動孩子自己去睡的動力。
●陪伴
孩子剛學著分開睡,不要粗暴的你睡你的,我睡我的,這樣好像讓孩子覺得父母突然和他劃清了界限。
要讓孩子覺得雖然分開睡了,但也只是分開而已,父母還是一樣的愛他陪伴著他。
睡前可以陪孩子看繪本講故事,陪孩子說說話,離開的時候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就在旁邊,隨時都在關心他陪伴他,并且讓孩子知道無論有什麼事都可以去告訴爸爸媽媽。
這樣孩子就會知道,雖然是自己一個人睡的,但還是被父母愛著和關注著的,孩子就會少一些分離焦慮。
寫在最后:
所以,關于孩子幾歲分房間睡合適,并沒有固定的答案,不是越早越好,也不是越晚越好,而是在家長幫孩子做好足夠的心理建設、孩子大概可以自然的接受這件事的時候,就是最合適的時候。
你家孩子是什麼時候跟你分開睡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