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媽媽之后,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摟著自己的小寶貝進入甜美的夢鄉了。可是孩子大了,總要自己一個人睡,不能再跟父母睡一個屋了。
小美今年7歲了,是個很獨立的小女孩。雖然跟媽媽一直很親密,但是在媽媽的溝通下也慢慢明白了自己懂事了,應該回到自己的臥室睡了,不能再跟媽媽睡一個房間了。
分房睡的過程很順利,小美沒有出現特別嚴重的抵觸情緒,這讓媽媽很是欣慰。可是最近幾天,小美總是顯得很敏感的樣子,還跟媽媽說自己不敢晚上一個人睡了,很害怕。
聽到這話,媽媽覺得很奇怪,女兒自己睡一直都很好,怎麼突然說這種奇怪的話呢?
剛開始媽媽以為小美可能是白天看什麼驚悚的小說或者電視了,晚上才會自己嚇唬自己,所以安慰了小美幾次之后也沒太過在意孩子說的話。
但小美的情況并沒有好轉,而是更加低落了。媽媽很擔心,就在女兒的房間裝上了攝像頭。等到晚上女兒睡了之后,媽媽看監控畫面,當看到那個真的出現在女兒床邊的人影時,媽媽瞬間就淚目了。
後來,等女兒醒了之后,媽媽告訴女兒,那個人是奶奶。奶奶從女兒出生開始就帶小孫女,一直到孩子上幼兒園之后也是奶奶接送,本來孩子跟奶奶的感情很好。
但是這幾年奶奶歲數大了,有點老糊涂了,經常對著小美說一些孩子聽不懂的話,所以孩子變得不太愿意跟奶奶親近了,奶奶又十分疼愛這個自己從小帶到大的孫女,所以只能等晚上孩子睡著了才敢偷偷地去臥室站在床邊看看孩子。
得知真相后,小美不吭聲了,她覺得自己很對不起奶奶,夜晚正是大家都睡得正香的時候,而奶奶卻刻意等到這個時候悄悄地進來只為了看自己一眼。
自己上學了,有了很多新的小伙伴,卻忽略了從小照顧自己長大的奶奶。第二天開始,小美每天放學回家后都會專門陪奶奶聊會天,老人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媽媽對小美的孝心也很滿意。
平時我們對于「隔代親」并不陌生,甚至很多年輕的父母感嘆生了孩子之后自己就像撿來的一樣,足可見老人對于隔輩的寶寶有多親了。
老人對于孩子的「隔代親」是基于什麼原因呢?
1.老人認為這是他們血緣上的延續
老一輩的人對于血統都比較看重,而孫子孫女,或者外孫子外孫女都是自己子女的孩子,也是自己血脈的延續和傳承,所以自然也更加愛護和喜歡。
其實老人愛小輩都是因為愛子女,才會有更深的愛對子女的孩子,這也是對血緣的肯定。
2.老人沒有教育孩子的責任
很多溺愛孩子的行為都出現在老人的身上,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并不是老人比父母更愛孩子,而是父母對孩子的愛里面含有更多的責任和教育的任務在里面,但是老人就不用考慮這些了,他們會覺得教育孩子自有孩子的父母來完成,而自己就只要疼愛孩子就夠了。
在這種思想下,老人很容易就出現了溺愛孩子的行為,導致「隔輩親」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3.在孩子身上老人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一般現在在家帶孩子的老人大多都是剛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一時閑在家里難免出現空虛落寞的情緒,這種落差會讓老人心里覺得自己不再有價值了,也不被人需要了,所以會出現失落的情緒。
可是如果有了看護孩子的事情可做,老人的精力就又被激發出來了,會覺得自己重新又被需要了,又變得有價值了,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也更有活力,對孩子的寵愛自然不用說。
不管怎麼樣,老人對孩子的愛不是假的,即使有不對的地方,出發點也是好的,孩子的父母可以好好跟老人溝通,不要輕易地責怪老人,讓老人寒了心,也是對自己子女做了不好的榜樣。同時也要在自己工作空閑的時候多幫老人分擔些,讓老人能夠得到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