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于孩子的愛都是毋庸置疑的,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愿意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
半個月前是飛飛的生日,為了讓飛飛開心,飛飛的外婆還特意請朋友代購了一個非常逼真的娃娃。
但是生日當天,飛飛就不開心,她覺得這個娃娃一點也不好看,就不太想要,但是小文覺得這個是外婆給的,不要豈不是傷外婆的心嗎?
就勸飛飛:"這是外婆的心意對不對?如果你不收下,外婆該有多傷心啊,咱們把它收下,不玩不就好了?"
飛飛當時接受了小文的理由,但是過了才三天,飛飛就和小文說"媽媽,娃娃夜里會動"
小文當時就把它拿下來進行檢查,發現真的沒有什麼問題。就以為飛飛可能還是覺得不喜歡,想要扔掉,就沒有在意飛飛的話。
過了一天,飛飛還是重復說了這樣的話。
但是小文以為只是小朋友為了扔掉娃娃的借口,還說了她一頓。
誰知道這幾天飛飛竟然開始睡覺變得不安穩了,睡覺都開始做噩夢,并且開始說夢話"媽媽,它又動了"
這幾天,小文看著孩子憔悴得厲害。就趕緊帶著孩子就醫,結果醫生認為這是孩子驚嚇所致,并且告訴小文,趕緊把娃娃丟掉。
小文這才懊悔不已,回到家里立刻把娃娃丟掉,飛飛這才慢慢恢復了正常。飛飛之所以出現這個問題,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強,產生了抗拒。
在孩子小的時候,這些玩具盡量不要購入
特別像活人的玩具這些玩具因為比較真實,所以非常受大孩子的喜愛,但是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盡量不要購入,不然孩子難以接受。
有些玩具做得過于真實,如果孩子覺得漂亮還好。但是孩子覺得丑或者害怕,那是因為他們的年齡分不清現實和虛幻,就出現心理疾病。
質量較差的玩具有些時候家長可能在路邊攤發現比較有趣的玩具,覺得反正回家也會消毒,就自動給自己的孩子購買了。
但是這類的玩具安全真的得不到保障,有些玩具各方面的指標都不達標,即使拿回來進行消毒,對于孩子的傷害也是極大的。
零件比較小的玩具有些玩具零件比較小又比較多,所以缺少了一個玩具零件,家長也不會發現。但是這樣的玩具很容易被孩子吞食。
孩子小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這些玩具,他們經常性會放入自己的口中,導致事故的發生。
如果孩子因為玩具產生恐懼的心理應該怎麼辦呢?
摒棄恐懼的玩具對于孩子不喜歡的玩具,堅決采用摒棄的手段,不要去管這個玩具誰送的或者有多貴,畢竟再貴也比不上自己的孩子。
所以家長不要安慰自己的孩子沒關系,而應該把有問題的玩具直接丟掉,這樣孩子才會真的放下心房。
不要試圖和自己的孩子講道理,在他們的世界觀還沒有構成的時候,不理解大人所說的道理。
安撫孩子的情緒當這個玩具令孩子產生害怕心理的時候,可以適當地給自己的孩子編一個故事,編的故事要能夠安撫他,而不是激怒他。
盡量講一些比較溫暖的故事,然后告訴自己的孩子,現在這個玩具已經回到它的世界里去了,這樣孩子會比較安心。